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塑魂 > 新闻速览 > 正文

白居寺长江大桥很火 白居寺又在哪里呢?

发布日期:2024-01-26 15:51

(全媒体记者:文琰)最近,白居寺长江大桥的短视频火出圈,连外交部发言人也在社交媒体,面向全世界推介。

1月23日,外交部部长助理、发言人华春莹发布推文并引用大渡口区融媒体中心原创制作的视频。

同一天,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发言人汪文斌也发布推文,并引用大渡口区委网信办原创制作的视频。

白居寺长江大桥凭借其独特的水滴造型、科幻的氛围、“星际穿越”的视觉,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慕名打卡,还有不少网友在“大渡口发布”后台留言,寻找白居寺。

回应网友关切,1月24日,记者来到了区民政局和区文管所,了解白居寺长江大桥背后的故事。

“白居寺位于大渡口区建胜镇新建村3号,是大渡口区有名的寺庙,也是著名的历史地名之一。白居寺长江大桥、轨道交通2号线和18号线的白居寺站,都因其而得名。”区民政局社会组织区划地名科工作人员介绍,白居寺始建于宋代,原名白君祠、白君寺,因北宋年间江津县令白启隐居在白君山,百姓建祠以祀。白居寺现存的有据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光绪十三年(1887年)培修,1999年将白君寺以谐音的形式更名为白居寺。

2011年2月,白居寺被公布为大渡口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白居寺地处白君山山顶,小地名双狮岭,因此地有两处小山包如伏狮状得名。”区文管所工作人员介绍道,整个寺院由山门、大雄宝殿、天井、下殿及东西厢房组成,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山门朝向长江,有上山石板小道直达山门。大雄宝殿坐北朝南,原为穿斗式和抬梁式混合结构,后改建砖木结构,面阔三间,正殿檀上原书有“康熙二十三年癸亥冬月望七日”字样,通面阔13.95米,进深12.2米,通高7米。殿内下方建有地宫,殿前立有石碑一通,殿西侧院内种植有香樟树一株。天井长12米,宽12.5米,青石板铺地。下殿为抬梁穿斗混合结构,通面阔16.7米,进深7.2米,通高6米。

在寺庙原址及周边还调查发现有清代建筑基址、砖、佛像、石碑、柱础石、画像石残件、石狮、水井、僧人墓地等。1966年将残庙拆除,下殿及厢房分给当地村民居住。1999年由村民募款修茸,更名“白居寺”,殿前匾联为时任重庆佛教协会理事刘少林题书。2008年寺庙佛像募修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