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永香)日前,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日前下发通知,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大渡口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监管机制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认为其在完善污染地块风险监控、修复活动监管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这是一项什么改革,都包括哪些内容?
在我区编制并印发实施的《试点方案》中,实现了3个首次。首次落实土壤污染修复项目安全监管责任,对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施工中涉及的11类危大工程安全施工开展日常监管。首次明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分级分类管理流程,市生态环境局、区政府联动推动污染地块修复高效实施。首次形成多部门联合监管新局面,明确了区生态环境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发展改革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经济信息委、区城市管理局等6部门和各镇街具体职责,监管内容覆盖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强化部门协作,实行线上审批,打通信息壁垒,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进一步高质量推进全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
据悉,“十三五”以来,全区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全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试点方案》内容涵盖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以及修复后的效果评估全过程管理,通过开展区域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排查,合理确定地块出让计划;推行污染地块分级分类管理;提升土壤污染调查、评估等全过程质量;完善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修复活动监管机制;完善污染地块后期管理等重点任务,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
通过实施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监管机制改革,有利于提高供地效率,弥补政策制度空白,进一步节约土地开发成本,提高管理现代化水平。目前,市生态环境局已在全市范围推广《试点方案》,试点成效拟在全国推广。
据悉,我区已在2023年底建立大渡口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监管机制,技术审查事项时限已缩短至5个工作日。预计今年底,完成区域土壤污染信息摸排,建成区域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分类管理清单,形成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编制要点。2025年底,全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与开发建设时序高效衔接,全区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