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塑魂 > 新闻速览 > 正文

聚技能人才之力 筑高质量发展之基

发布日期:2023-08-02 11:40

“巴渝工匠”杯重庆小面技能大赛

在实践中提高 人才技能水平

就业技能培训

  技能成才,技能报国。

  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强激励、造氛围,抓培训、重监管,优合作、筑基石,搭平台、强牵引,着力培养爱岗敬业、技艺精湛、德才兼备的优秀技能人才队伍,为加快建设“公园大渡口、多彩艺术湾”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目前,全区共有技能人才39461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2512人,占比31.7%。

强激励

发挥高技能人才“带动力”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时光回溯到2000年的一天,秋田齿轮生产车间机声轰鸣,刚入职的刘太钟正虚心向师傅请教,神情格外专注。谁也不曾想到,这位其貌不扬的小伙子,未来会成长为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

  20多年时间里,刘太钟凭着那股倔劲,挤时间学理论、钻技术,先后取得摩托车凸爪齿轮锻坯成型的模具结构等专利共计22项,不仅解决了生产难题,还为公司节约了资金、增加了经济效益,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2013年,以刘太钟为首席技师的工作室,成功创建为重庆市第二批企业首席技师工作室。2020年,刘太钟创新工作室被评为重庆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示范工作室。

  最近还有好消息传来,刘太钟被区人力社保局推荐成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提及自己的成长经历,刘太钟由衷地表示:“这一切,得益于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出台了培养、激励、成就、服务技能人才的好政策,得益于企业为我们提供了成长成才的舞台。”

  我区大力开展各类“高尖精缺”技能人才选拔推优工作,鼓励重点企业、技工院校、行业协会推荐高技能人才参与“重庆英才”“巴渝工匠”“全国技术能手”等人才评选和申报活动,对申报成功的企业和个人,按我区人才相关政策给予经费支持与奖励。

  区人力社保局先后推荐秋田齿轮刘太钟、中冶建工集团吴钢成功获评“高技能领军人才”称号,中冶建工集团杜天均获得“最美巴渝工匠”称号,中冶建工集团任相福获得“巴渝特级技师”称号,着力发挥高技能人才的带动示范效应,推动实现高技能人才量质齐增。

抓培训

打通职业晋升“新通道”

  “‘蓝领’换‘金领’,内心还是很激动的!区人力社保局的项目制培训,为我们打通职业晋升通道。”经过一年的新型学徒制培训,7月23日,杨鸿通过市级认定考试评价,成绩合格,即将获得高级车工证书(三级证书)。

  杨鸿是重庆利德的职工。10多年前,他从技校毕业后进厂,一边跟随师傅学习车工技术,一边积极参加区人力社保局组织的相关培训,渐渐从一名学徒成长为初级工、中级工。去年7月,他又参加了“2022年重庆大渡口区新型学徒制培训”高级车工班。

  区人力社保局积极探索创新培训模式,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和33条产业链需求,结合我区急需、紧缺和新兴职业(工种),借助建桥“易企飞”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向企业广泛征集用工需求和职工岗位技能项目需求,开展“揭榜挂帅”项目制培训,通过员工能力“缺什么培什么”的靶向提升,形成技能人才培养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最终确定了数据标注员、人工智能算法测试员等32个项目制培训项目,促进产业链、人才链、培训链、就业链无缝对接、融合发展。

  同时,强化多部门、多主体协调联动,整合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行业企业培训中心等各类优质培训资源,持续扩大技能人才培训覆盖面,做大做强技能人才基本盘。比如,充分发挥重庆冶金高级技工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作用和突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优势,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培养并提高技能人才职业素养、就业能力和岗位技能水平。

  2022年,全区8家培训机构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919人,其中项目制培训549人(含新型学徒制)。

优合作

涵养技能人才“蓄水池”

  人才兴,事业兴;人才活,全局活。

  “设立企业职工培训中心,既能发挥企业技能人才培养规模效应,又能在全区范围内发掘优质培训资源。”为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区人力社保局工作人员深入园区、企业、生产车间走访调研,引导企业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开展培训。目前,积极推动国际复材、中元汇吉等重点企业建立职工培训中心;促成区国有平台公司——渝台公司与芝诺大数据以合作办学的模式,建设集教学、实训、培训、技能鉴定于一体的实训中心,聚集大数据、智能化等科技创新人才。

  截至目前,芝诺大数据已与45所院校签订合作协议,共建了4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今年围绕市级、区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繁星义渡”行动计划,联合重庆交通大学等开展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引导在我区就业150人。

  另一方面,区人力社保局改革技能人才评价方式。广泛发动辖区企业、院校等参加质量督导员认证培训班;鼓励符合要求的技能人才报考考评员认证,促进辖区人才评价考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着力构建以社会化职业技能鉴定为主,职业技能竞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为补充的多元评价体系。

  2023年,我区已完成评价1966人次,其中高级工评价629人次。

搭平台

赋能创新发展“助推器”

  技高行天下,能强走世界。

  在今年3月举办的“巴渝工匠”杯重庆小面技能大赛上,来自北京、山东、甘肃、江西、云南等12个省市的110名小面大师齐聚大渡口,亮绝活、拼技艺,在一招一式中尽显匠人风采。赵氏四鲜的李云星技惊四座,斩获一等奖。

  李云星毕业于重庆市旅游学校,在烹饪路上不断精益求精,曾荣获“中国烹饪大师”称号。出任赵氏四鲜菜品研发总监后,他对赵氏四鲜进行了创新升级,特别是其研发的多款面食和米线,深受消费者青睐。本次获奖后,更是带动赵氏四鲜知名度大增,加盟店增至69家。

  “技能人才是促进产业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创新举办职业技能大赛,鼓励技术人才从幕后走到台前,目的是让全社会注重技能工作、认同技能成才、投身技能报国,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氛围。”区人力社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为辖区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接下来,区人力社保局还将积极与重庆市旅游学校合作申办重庆小面工匠园,规划建立生物医药人力资源产业园,积极推进“义渡”数字零工市场建设。发挥“巴蜀工匠”杯、“巴渝工匠”杯、“义渡金手指”技能大赛作用,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培、以赛促评、以赛促建,为产业发展选拔出水平高超、匠心卓越的优秀技能人才,挖掘和培育更多高技能人才,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大渡口技能人才工作篇章。(记者:李润梅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