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塑魂 > 新闻速览 > 正文

大渡口转型记

发布日期:2023-05-09 22:48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发文,公布了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2022年度评估结果,重庆大渡口等7个城市获评2022年度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优秀城市。


图片


不仅如此,2021年,大渡口区成功纳入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因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成效明显,2020-2022年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通报表扬;2022年6月,获得国务院关于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成效明显城市表扬激励……


图片

摄影丨李洪波

荣誉的背后,是大渡口区始终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全区发展转重点、产业转方向、城市转功能,全力推动区域提价值、产业立支柱、城市树形象。202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7%,增速保持全市第一位;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1.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5%、连续15个月位列全市第一位,工业经济规模自重钢搬迁后首次超越历史峰值;常住人口数达到43.6万人,增长幅度为全市最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97.8%。


图片

摄影丨解国清

经过十年转型发展,大渡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质效显著提升,实现了“再造一个重钢”的目标。


图片

01

#新老并重#

锻造产业升级“硬实力”


1965年,大渡口为服务重钢正式设区,重钢及其关联企业由此快速发展,形成以钢铁、冶金、建材、机械为主导的重工业体系。高峰时期,大渡口区工业企业近1300户、工业总产值达350亿元,税收占重庆市比重近6%。


2012年,重钢实施环保搬迁,机器轰鸣、钢花飞溅的时代落幕。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大渡口如何找准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方向和路径,在总量上“再造一个重钢”、在结构上实现优化升级?


图片

摄影丨解国清

大渡口给出答案,产业是关键。一方面,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聚力培育大数据智能化、大健康生物医药、生态环保、新材料、重庆小面五大百亿级产业集群,成立产业集群建设专项工作组,建立“五个一”工作体系,实施“一链一策”“一群一策”,项目化、清单化推进产业集群建设。2022年,五大产业保持高速增长,大数据智能化、大健康生物医药营业收入均突破百亿元,战略性新兴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产值分别占规上工业产值的65.8%、52.4%,占比位列全市前列。


图片

资料图

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企一策”制定存量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方案,设立智能制造专项资金,开展“数字化装备普及”行动,搭建行业级或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累计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81个,建成智能工厂3家、数字化车间9个,8家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贯标。推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重庆市“专精特新”企业44家。

图片

02

#科技创新#

激发转型发展“内动力”


科技创新是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更是产业提质升级的重要保障。2014年,中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出台了税收、金融等系列配套举措。大渡口区以“双创”为契机,以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为方向,以扶持创新创业主体为导向,着力打造一流的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并在国家双创示范基地2021年度评估中获得优秀。


图片
资料图

全区产业经济能够在重钢整体搬迁后快速新生,跟勇于创新密不可分。据统计,目前大渡口区已建成国家、市级众创空间及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孵化平台14个,培育科技型企业46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5家。


大渡口区还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与高校联合建立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建成省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平台53个,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3.47%,连续6年居全市前列。


图片
资料图

此外,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行动计划成效显著,产教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培育就业见习基地260个,芝诺数据“产教融合开放教学平台”被纳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建成“3+13+1”的博士后引育工作平台,成立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盟,创新生态不断完善。

图片

03

#数字赋能#

增强产业园区“聚合力”


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全区重点培育的五大百亿级产业之一,在建桥工业园内,已有华伦医疗、亚中医疗、中元汇吉等医疗器械企业入驻园区,体外诊断全产业链基本形成。而园内企业所生产的医疗器械产品都需要注册登记。以前,企业登记一个产品要跑市里的相关部门,费时不说,环节也多。


图片

资料图

2020年,重庆市首家医疗器械“放管服”服务中心在大渡口区挂牌成立,有专门工作人员对医疗器械的工商注册、经营许可开辟绿色通道,对生物医药企业进行“一站式”服务。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渡口聚焦智慧服务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时限平均缩减84%,建成全市首个医疗器械“放管服”服务中心、首个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查验服务站、首个小面产业园检测中心,被国务院办公厅评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等相关政策措施社会反映好的地方”。


图片
资料图

另外,大渡口区聚焦智慧园区建设,成立重庆市现代产业链服务中心,建成“易企飞”产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园区应用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落户重庆市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项目——重庆华韶智算中心,挂牌成立大渡口区软件产业园和孵化园,获评重庆市重点软件公共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2022年,全区规上数字经济总产值99.9亿元,增长11.5%。

图片

04

#产城融合#

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


产业更替,带来了城市更新。


2022年,修建于长江岸边山崖之上的重钢崖线山城步道,获得2022年巴黎设计奖国际环境艺术类别金奖。该步道临崖观江视野绝佳,骑行、步行贯通一体,将老工业区与山水城市特色有机结合,被誉为“崖线上的有氧跑道”;


图片

资料图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节,利用重钢工业遗址打造的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馆内大量的工业遗存和展陈讲述着大渡口乃至重庆工业的历史,如今已是城市文旅新地标,今年初,博览园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图片

资料图

生机盎然的绿植、色彩斑斓的文化涂鸦步道、重钢记忆历史元素展示墙……新山村街道沪汉社区完成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简单的刷墙改线,而是将工业前身与人文艺术相融合,实现“文化焕新”,为老旧社区注入新的人文元素;


图片
摄影丨沈宥臻

近年来,大渡口以建设“公园大渡口、多彩艺术湾”为统领,按照“园在城中、城在园中”思路,开展全域公园城市建设,围绕重点道路打造绿色景观廊道,累计建成69个公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4.85平方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7%;建设10条连接城市腹地和江岸线的生态绿廊,修复重钢崖线生态带11公里;盘活区内老旧厂房和闲置土地,利用重钢工业遗址打造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利用石棉厂旧房打造艺度创文化创意园;推进24个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在改造过程中注重历史文化内涵植入,实现了一片区一风貌、一街区一特色。

图片

05

#生态优先#

增强绿色转型“竞争力”


草坪足球场、沙滩排球场、智跑迷宫、矿山露营、萌宠乐园……投入运营不久的蒲公英成长酷玩营地几乎每个节假日都人气爆棚。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山体裸露、沟壑纵横的废弃矿山。


图片
资料图

该项目位于跳磴镇新合村徐家湾原矿山区域,占地面积300余亩,采用工程、生物等技术手段对矿山开采引起的地质问题进行综合治理,使矿山地质环境变得稳定、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同时,对路面进行整体调整、修复,将整体环境进行绿化设计、矿山复绿及景观建设,配备全民健身设施设备,矿山“变身”为户外景观休闲娱乐场所和户外运动空间。


图片
资料图

目前,大渡口已完成112公顷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修复治理,并将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工作统筹推进,引导鼓励矿山企业立足区域发展产业;完成老重钢片区污染土壤治理修复3500余亩,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保持100%。


绿意满眼的林荫大道,啾啾鸟鸣的生态公园,碧波荡漾的双石河……人们往往以为工业园区就是机声隆隆、热火朝天,但漫步建桥工业园区,却随处见绿色,满目是花草。


图片
摄影丨钟戈

近年来,大渡口区深入推进产业绿色发展,推动完成重钢“1+10”主业企业搬迁和滨江老工业区20余家淘汰落后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建设国家环保产业发展(重庆)基地,实施重庆高新区建桥园循环化改造,建桥园区成功创建市级“绿色园区”,国际复合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三峰环境成功创建重庆市“绿色工厂”,大渡口万达广场获评国家级绿色商场。2021年,大渡口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2%。

图片

06

#以人为本# 

凝聚创业就业“向心力”


告别钢花铁水,大渡口区迎来了“破茧化蝶”的大好历史机遇。在机遇面前,大渡口坚持以人为本,根治民生“痛点”,营造投资兴业社会环境。


在新山村街道沪汉社区,停靠着一辆“义渡就业列车”。针对辖区群众的实际需求和企业用工需求,列车上有大渡口区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安排介绍,有职业规划师、就业指导师、创业导师的专业领域介绍,有就业平台的二维码、相关事宜的咨询电话等,能够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就业帮扶指导。


图片
资料图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民生冷暖,一头连着企业发展、地方经济。针对就业问题,大渡口区积极出台稳就业、促创业系列政策,建成重庆市老工业基地就业创业示范园,在全市率先建成“互联网+”智慧人力资源市场,打造“义渡就业列车”品牌,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长265%。针对青年人才和园区企业员工住房需求,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成人才公寓项目17个,提供人才公寓3765套。


图片
资料图

另外,针对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医疗、养老等供需矛盾,完善软硬件配套,全力提高民生服务供给质量,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0%以上,建成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区、国家医疗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首次登上央视“小春晚”;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成为首批国家级示范项目;连续20年被评为全民健身全国先进区。

图片


过去,提及大渡口,老工业是第一印象,而今,提及大渡口,“公园大渡口、多彩艺术湾”是第一名片。从烟囱林立、钢花闪耀,到宜居宜业、活力四射,十年转型发展,大渡口已摆脱束缚,抢抓战略机遇迎来蝶变。